行業資訊
哄抬價格、偽劣泛濫、違規銷售......口罩交易成侵權投訴“重災區”
伴隨著一場席卷全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口罩已成為消費市場上極為稀缺的防護用品之一。即便全國口罩日產能及日產量雙雙突破1億只,但“一罩難求”依然是目前大部分消費者的真實情況。
巨大的市場蘊含著浩瀚的商機,也意味著叢生的亂象。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月24日,全國已經偵破制售假劣口罩等防護物資案件688起,查扣偽劣口罩3100余萬只。
線下渠道哄抬口罩價格、售賣假冒偽劣產品,社交平臺上虛假交易、賣家不發貨,甚至口罩一度成電商平臺引流工具……
1.線下:哄抬價格、售賣偽劣口罩
“2月18日,xx超市里以500元的搶購了一盒‘SAS 8617 Mask口罩20只裝’,生產日期被貼上,透過貼紙可以看到這盒口罩的生產日期為2009年6月,有效期為2012年6月,疑似過期近8年?!?月20日,有投訴者在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如是發起投訴。
上述投訴涉及到的xx超市,是北京一家知名連鎖超市,自2月初以來,針對這家超市數十條投訴中,除了銷售過期口罩之外,多名消費者還反映其購買到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標識信息的“三無”問題口罩??谡执种茷E造、易破損、使用感差是消費者在該平臺投訴的初衷。
而這只是一罩難求情況下,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市場亂象的冰山一角。2月底,北京知名大型連鎖藥店北京京??蛋圮搬t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康佰馨公司”)董事長李東因涉嫌銷售假3M口罩,被提起公訴。據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其授意在山西醫藥企業系統工作的親戚,從山東濰坊高密市的一個個體商販處購買了58萬余只假冒的3M牌口罩進行銷售,而在東窗事發之前,這批假口罩的銷售額已超過430萬元。
利益驅使之下,鋌而走險的商家不在少數。孫安(化名)是陜西某縣城的藥房老板,據其介紹,自1月底開始,其店里口罩就已斷貨,至今仍是無罩可買?!爸耙话?0個規格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批發價是2.7元,我們零售3.8元。過年那會兒,口罩貨源越來越稀缺,我們當地有個別藥店就不按包賣了,按照3.5元/個的價格賣,后來被舉報并被罰款?!睂O安說。
北京濟民康泰大藥房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亦在被罰名單之列。據相關媒體報道,1月底,該店將進價為200元/盒的3M 8511CN N95口罩(十只裝)大幅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遠高于同期同規格產品在網絡售價的143元。隨后,該店被舉報,最終被處以300萬元的行政罰款。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利用其他手段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快、過高上漲的,情節較重的處50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近期,記者走訪了上海市浦東新區等多家藥房、超市、便利店了解到,想要買到口罩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大多數門店的口罩都處于無貨狀態,極少門店有貨,但價格相對較高。“今天的口罩剛剛到,38元一只,有貨趕緊買,不然一會兒就售罄了?!?月中旬,一家藥店店員向記者介紹,“現在大家能買到現貨是首要的,價格是其次”。
2.線上:口罩成引流工具
當線下超市、藥店口罩被搶空,消費者們將希望寄托到了電商平臺。
每天13:58分,孫珊(化名)的手機鬧鈴都會準時響起,關掉鬧鐘后,她迅速登陸某網上購物平臺,熟練地點開歷史搜索列表里的“一次性醫用口罩YY0469-2011”,然后進入那家熟悉的店鋪,等待兩點的到來。
“購買數量超過了限購數。可能是庫存不足,也可以能是人為限制?!边@一天,孫珊依舊以搶購口罩失敗告終。每天兩點鐘準時搶購口罩已經成為孫珊的日常,然后半個多月過去了,奇跡終究沒有出現。
孫珊的遭遇,僅是當前居民在線上搶購口罩的一個縮影。由于知名電商平臺搶購難,不少消費者又將目光瞄向了小平臺。也正因為此,一些小型電商平臺將口罩當成了引流工具。
2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曾點名“海豚家”等商家,在消費者下單并且支付成功后采取單方“砍單”行為,涉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廣大消費者質疑。中消協點名后,海豚家很快進行了回應,并對消費者致歉。然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這件事情并未就此結束,不少消費者仍深陷被騙的痛苦之中。
最近一段時間,胡光(化名)每天都會關注海豚家是否受到處罰,據他闡述,2月3日,其通過微信群友的分享鏈接了解到海豚家,并購買了x-condi品牌口罩,當時客服表示“平臺是在保證有貨源的情況下才上架銷售”及“72小時第序發貨”。
口罩訂單的物流信息顯示,2月5日,訂單揀貨完成。然而,到了2月8日,胡光收到了一條來自海豚家的短信,內容稱他已經成功申請退款,但事實是他并未主動申請退款。胡光稱,當時以為物流顯示已經揀貨完成,說明海豚家是有貨的,平臺可能是想毀約漲價再售,而自己也做好了再次搶購的準備。
然而,海豚家一則聲明讓胡光對其貨源真實性產生了質疑。2月8日晚間,海豚家在其官微中表示,平臺的一些口罩由于供貨商物資被政府征用,無法為用戶正常發送。
在這則微博中,海豚家還附上了兩家口罩供應商的斷貨聲明,其中一家便是x-condi口罩。但記者注意到,這兩則《致海豚家斷貨聲明》的落款日期均為2月1日,然而彼時消費者仍可以通過海豚家下單購買已斷貨品牌的口罩,而且在2月3日,海豚家還發布了延遲發貨公告,并稱“絕對不會虛假發貨”。
值得注意的是,2月8日,海豚家還發布了一條喜訊——海豚家App在蘋果應用商店中上了熱搜,在購物榜中沖入前三,超過了小米有品、京東、淘寶等知名電商平臺。由此,大量消費者認為,海豚家為了吸引用戶下載其App,在明知口罩斷貨的情況下,依舊向用戶承諾可以發貨。
海豚家引發消費者不滿的舉動遠不止于此。接下來的退款環節,更是激怒了消費者。2月4日,李婷(化名)在海豚家購買了兩盒口罩,下單時發現VIP用戶購買口罩有優惠,于是辦理了會員,最終買兩包口罩和會員共花費211元。2月10日,海豚家以快遞停運和貨量不足為由單方面取消訂單,但只退回了162元。和李婷一樣沒有收到全額退款的案例還有很多,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上,多位消費者表示海豚家在取消訂單后沒有退還會員費。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顯示,霍爾果斯海豚家科技有限公司登記狀態為“吊銷,未注銷”,吊銷日期為2020年2月8日。據伊犁新聞網報道,霍爾果斯海豚家科技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涉嫌哄抬價格、銷售假冒偽劣口罩,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做出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此外,霍爾果斯海豚家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股東北京凱譜樂科技有限公司,也于2月12日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除了海豚家,其他電商平臺亦存在口罩銷售亂象。2月初,國內醫藥電商平臺健客網大股東實名舉報二股東利用公司App和jianke.com平臺,以高于市場十倍的價格銷售三無假口罩。此外,阿里巴巴管理部也發布了疫情期間產品質量的控制和違規商家管理情況,宣布已永久清退違規銷售口罩15家店鋪,其中5家被移送執法機構。
3.海外代購:隱瞞庫存、虛假交易
“口罩荒”焦慮之下,線上線下均搶購無望之時,海外代購則成為購買渠道最優選之一。面對這一良莠不齊的賣方市場,隱瞞庫存、坐地起價等現象數不勝數。
孫浩(化名)是陜西一家文創工作室老板,自1月底開始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口罩,但收效甚微。2月初,他終于通過多位朋友輾轉結識了一位自稱有國外口罩的供應商。隨后,該供應商向孫浩推薦了一款韓國KF94口罩,并強調該口罩“等同于N95標準,內部價21元/個,有現貨”。
據孫浩介紹,當時第一反應是立馬有口罩了,有些激動,當機立斷下單2000個,在得到打款次日便可發貨的肯定答復后,其立刻向這一賣家提供的賬號轉了42000元。
然而,事情并沒有向孫浩預想的方向發展。打款次日,孫浩被賣家告知,“庫存不夠,不過不用著急,還有一批同樣規格的口罩正在運往國內途中,貨到立馬就發貨?!?/span>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直到3月中旬,孫浩仍只收到該賣家郵寄的100只口罩。“現在也不寄希望拿到剩下1900只口罩了,我只想把剩下的錢要回來”。
回望過去一個多月的經歷,孫浩自稱,這是為自己的“荒唐行為”買單,“沒有簽銷售合同,沒有搞清貨源的真實性,就著急匯了款,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批口罩是否真實存在”。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類似孫浩這種把希望寄托于海外代購而被“坑”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除了隱瞞庫存之外,消費者可能將面臨貨財兩空的風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種“騙局”的套路基本類似,主要的操作流程為: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發布相關信息謊稱有口罩貨源,與相關買家“談妥”具體交易后,再以“貨品搶手”等理由要求先付款再發貨,當收到款項之后,再將買家直接拉黑,或是以清關被扣為由推遲發貨時間。
2月底,江蘇宜興警方偵破的一起以海外代購口罩為名的通訊網絡詐騙案件顯示,犯罪嫌疑人包某自2020年1月底以來,通過發布微信朋友圈,虛構可以海外代購醫用口罩、耳溫槍、消毒液等名義實施詐騙,涉案金額120余萬元。
對于上述海外代購口罩銷售亂象,陳元熹表示,目前各類代購行為中,大多由于沒有電商平臺成文規則的約束,容易產生雙方不同的理解,例如交貨日期及違約金等。而很多消費者在買到假的海外代購口罩時,之所以多半會選擇“自認倒霉”,主要是源自維權成本較大。
4.社交平臺:違規銷售、假貨泛濫
從海外代購的發布信息渠道可以看出,社交平臺在此次疫情期間,為口罩亂象提供了“溫床”。
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的相關規定,用于防疫的醫用口罩屬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而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從事醫療器械經營活動,應當有與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適應的經營場所和貯存條件,以及與經營的醫療器械相適應的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機構或者人員。
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獲得相關的營業執照和第二類醫療經營備案憑證,個人在社交平臺私賣口罩屬于違法。然而,即便面臨違法的風險和被重罰的代價,依舊有人頂風作案,在法律的邊緣進行試探。
近日,林曉(化名)和小區里的幾位媽媽們正在為買到假口罩的事情而四處奔走。2月初,林曉在小區業主群內發現一位業主自稱有口罩資源,根據林曉提供的微信截圖,該業主頭像顯示為愛福麗品牌創始人楊某。
當時正是口罩緊缺的時候,在得知有業主有口罩資源后,包括林曉在內的多位業主加入了拼單的微信群。據林曉稱,楊某賣的口罩價格是4.7元/只,但當時因為急需,大家并不在意價格,所以紛紛下了單。在等待口罩到貨的過程中,多位業主在群內詢問楊某所賣口罩是否屬于醫用口罩,楊某也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并表示口罩是“國產正規廠的沒有獨立包裝”。
2月15日,楊某在群內通知業主們口罩到貨。業主們拿到手才發現,口罩上并沒有明確顯示生產方,僅用簡單的透明塑料袋進行包裝,且口罩很薄,“應該說是買過的口罩里質量最差的一款”。林曉從網絡上鑒別口罩真假的教學視頻處了解到,可以看口罩中間層熔噴布是否可燃來判斷真假,于是便將口罩剪開,想借此判斷真假。但林曉卻驚訝地發現,從楊某手中購買的口罩并不包含熔噴布,口罩三層均為薄薄的無紡布。
林曉在天眼查中查詢到了楊某注冊的公司深圳市億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關聯的商標信息正是愛福麗,且于2月17日才剛剛獲得銷售醫療器械的資格。這也意味著,楊某向小區業主們銷售口罩時尚屬于無證銷售。
除了林曉,陸續有業主在群內質疑楊某,認為自己從楊某方買到了假口罩,目前維權群內已經有40多位業主,經統計受騙金額超2萬元,但楊某矢口否認口罩是假的,并拒絕向業主們退款。
截至目前,業主們已經向警方報案,并向市場監管局進行舉報,林曉稱:“寧愿口罩錢不要也要爭口氣?!?/span>
除了以銷售口罩之名進行詐騙和銷售假口罩之外,最近也出現了一些鉆空子銷售口罩的情況。近日,記者在朋友圈中發現有微商在銷售口罩。經仔細詢問后,記者發現,該微商銷售的是普通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商品介紹中并未有“醫用”二字,即便如此,該微商所售口罩的價格也達到了3.5元/只。
按照此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同風險人群防護指南》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推薦使用的口罩共4種,分別是: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很顯然,該微商銷售的口罩并不屬于國家衛健委推薦使用的4種口罩之一。
而在目前“一罩難求”的情況下,很多人并不能分辨出口罩的種類、真假以及是否能夠有效防止病毒,這也就給了一些無良商家和個人利用信息差牟利的機會。
5.你買的口罩靠譜嗎?
坐地起價、虛假銷售、假口罩、營銷欺詐……這一系列的口罩亂象讓消費者頭疼,也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
2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發布了關于開展打擊整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行動的緊急通知,其中提到,市場監管部門和藥監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打擊六類違法行為,即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的行為;未按規定取得許可或備案,擅自生產銷售的行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以及過期失效產品的行為;以普通、工業用等非醫用口罩冒充醫用口罩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行為;生產銷售無生產日期、廠名廠址、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等三無產品以及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行為;商標侵權、假冒專利、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和虛假廣告的行為。
隨著一些亂象被揭開,一些鑒別口罩真假的教學視頻也開始在網絡上盛傳,但記者注意到,有些鑒別方法并不準確。例如,前段時間一則被廣泛傳播的視頻稱,可以根據口罩中間層熔噴布燃燒無煙無焦來區分口罩真假,但近日,由中國科協、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的科學辟謠平臺官網發文對此消息進行了辟謠,直言燃燒有煙和有焦味并不能區分防護口罩的真假。
判斷口罩真假,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國家相關部門官方渠道查詢口罩生產方的信息。目前,消費者可以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點擊“醫療器械”“國產器械”,輸入要查詢的企業名稱,就可以查詢口罩制造商、口罩結構及組成、適用范圍等詳細信息。
而對于銷售口罩的電商平臺,消費者也要謹慎選擇。消費者選擇靠譜的電商平臺,最優的選擇是找上市公司旗下的電商平臺,因為上市公司如果出現虛假銷售、賣假口罩等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其股價、市值、口碑等;其次,在非上市公司的電商平臺中,盡量選擇有行業口碑的、受到行業內外一致認可的、社會責任較強的平臺;如果有不知名的電商平臺突然出現在大眾視野,宣稱自己有口罩貨源,那么用戶則需要謹慎對待。
6.“口罩自由”何時實現?
口罩亂象的背后,追根到底還是源自口罩稀缺,而產能則是口罩稀缺的根本原因。實際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攻堅”階段,紅豆、三槍、利郎、報喜鳥、水星家紡、爹地寶貝等企業紛紛加入破解“口罩困局”的隊伍中。天眼查發布的醫療器械企業大數據顯示,自2月初至今,全國共新增近超29萬家企業,其中,經營范圍含“口罩”的企業新增超3000家。
那么,全國數千家企業轉產口罩,為何“一罩難求”仍是眼下困局?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一方面,盡管全國口罩日產能已經超過1億只,但背后的流通環節能否保證順暢是一個問題。“一天1億口罩派發到1億人手中,需要高效的物流配送網絡”。另一方面,口罩制作快,但生產周期較長。華創證券在此前一份研報中指出,即使不考慮新建產線涉及的廠房準備,設備安裝等花費的時間,光是口罩生產完靜置解析期,至少需要耗時7-10天。其援引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的說法,醫用口罩通常采用環氧乙烷滅菌的方式,滅菌后口罩上會有環氧乙烷殘留,而環氧乙烷是一種有毒的致癌物質,所以必須通過解析的方式使得口罩上殘留的環氧乙烷釋放,從而達到安全含量標準。目前解析期通常是14天,不能隨意縮短,縮短后有可能會造成環氧乙烷含量超標。但經過科學地處置審慎地驗證,口罩上市周期可以從14天縮短到7-10天。
不過,在與多名業內人士的溝通中,記者注意到,相比物流的限制以及生產周期外,目前熔噴布的供應是口罩緊缺的焦點。按照國家相關生產規定,通常一次性醫用口罩有三層,正反面都是紡粘無紡布,中間一層為熔噴布,這也是口罩防病毒的關鍵所在。一噸熔噴布大概能制作100萬只普通的平面口罩,N95口罩則大概只能做出一半的量。
近來,多個企業公開表示急缺熔噴布。比亞迪此前曾公開喊話:我有口罩機,沒有熔噴布。在國務院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需對接專區上,求購熔噴布的不在少數。
“之前市場對于熔噴布的需求一直比較平穩,企業的用量基本在上一年就安排好了。今年因為疫情這一特殊原因,口罩機器井噴,熔噴布自然供不應求。”對于熔噴布當前看似“矛盾”的供給情況,和增加一條口罩生產線相比,熔噴布的生產線投入較大,設備生產安裝周期也較長?!叭蹏姴嫉纳a設備比較復雜,國內也較少,不像口罩機十天八天就能安排上”。
據記者了解,因為緊缺,熔噴布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一位河南日化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2月中旬,熔噴布的價格就已經上漲近20倍。不過,好在目前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國有化工行業企業為緩解熔噴布價格畸高的局面,正在緊急啟動轉產。中國石化黨組已作出速上10條熔噴布生產線的決策,其中8條由儀征化纖建設,2條由燕山石化建設。據了解,儀征化纖8條熔噴布生產線,每天可以生產8噸N95熔噴布,或生產醫用平面口罩原料12噸。該項目將于4月中旬陸續建成投產。此外,燕山石化的熔噴布生產項目計劃3月8日投產,全部投產后,每天可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
實際上,除了原材料之外,對不少轉產企業來說,資質也是必須面對的難題,而這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據業內人士介紹,相比于非醫用口罩,申請生產與銷售醫用口罩的流程較為嚴格。因為醫用口罩屬于國家二類醫療器械,根據相關規定,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以及《醫療器械注冊證》,而走完企業經營范圍中增加研發、生產醫療器械,以及向藥監部門申請醫療器械生產和銷售資質等一系列程序,常常需要花費數月時間。
轉產口罩的家紡企業夢潔股份就遇到這般難題。3月1日,夢潔股份發布公告稱,早在2月9日其便被湖南省列為《第六批疫情防控期間省重點聯系企業名單》,按照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協調,其積極開展醫用口罩的生產籌備工作。但截至公告發布日,該公司的醫用口罩尚未正式投入生產。
3月初,夢潔股份口罩暫未正式投產,一方面由于目前公司口罩生產設備未全部到位,此外有些設備還在調試之中。另一方面公司還未取得醫用口罩的相應生產許可資質。“至于具體何時才能正常投產,現在尚不清楚”。
不過好在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委發文,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添生產線(設備)迅速擴大產能等,這意味著醫用口罩生產資質的審核可能較平時需要有所提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充足的產能供應,加上各大轉產企業挺過自建生產線爬坡階段,以及資質審核的提速,國內口罩產能或許很快能夠達到日產2億只,乃至隨著疫情拐點的到來,口罩的需求及供給將日漸趨向平衡。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 上一篇:KN95和N95口罩到底有什么區別?
- 下一篇:被開86億天價罰單!蘋果官方緊急回應
相關資訊
-
2015-07-10
過濾藍光效果最好 保護眼睛的屏幕保護膜
-
2019-10-31
PE保護膜的優點及應用
-
2019-10-23
保護膜基板設計技術
-
2019-09-23
PET保護膜的特性和用途
-
2019-07-10
如何檢測保護膜的質量?
-
2018-11-16
選擇PE保護膜的技巧
-
2016-08-10
當升科技(300073) 啟動當升二期工程第二階段建設
-
2016-08-11
科思創引領80歲聚氨酯玩轉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