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大潮退去,紅外溫度傳感器何去何從?
2020年的開頭,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急劇爆發和快速蔓延,造成了測溫槍的供不應求。根據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2018年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的產能為25萬臺,2019年上升至30萬臺。而工信部2月3日的數據聲稱,受復工影響,全國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6萬臺,手持式體溫檢測儀需求量將攀升至55萬臺。
隨著疫情的不斷升級和復工企業的持續增加,市場需求量要遠遠超過預期。目前,紅外熱電堆溫度傳感器需求依舊非常旺盛,很多公司依然是零庫存的狀態,保守估計市場熱度還起碼要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一、測溫槍與熱電堆紅外傳感器
做好人體紅外測溫槍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上百個零部件,包括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塑膠外殼、PCB電路板、集成電路(MCU、存儲器)、電阻、電容、LCD、背光源和電池線扣等。一般來說,做好一把測溫槍,這需要解決幾個重要技術節點。
首先,它必須具備抗干擾能力,因為紅外線測溫技術是熱、光、電的綜合產品,在系統設計中,要充分吃透這三方面技術難題,處理好平衡好三者之間的關系,所以熱電堆紅外傳感器至關重要。其次,就是軟件算法,這包括對硬件微弱信號的處理、熱沖擊的感應和光路等。再次,就是取樣速度、可重復性、可靠性等技術能力,這些都很有講究,也決定著測溫槍的最終性能。最后就是臨床確認,即在各種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對不同人群測量準確度的確認,這需要做大量的實驗。因為實驗室精度只是基礎,最終還是要回到臨床本身,臨床的準度才是最終的目的。
二、風起云涌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江湖
短時內測溫槍的巨大需求造成了市場上供應“空白”,這讓眾多相關企業看到了商機,紛紛涌入測溫槍制造領域,想在這場盛宴中分一杯羹。然而,這些企業絕大部分沒有做過測溫槍,只把它當做傳統數碼產品來對待,對其技術難點也沒有充分認識,組裝出來的測溫槍質量沒有保障;有些企業沒有用過上游企業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突擊拿到醫療器械許可證和和計量證(甚至還沒有拿到手),也沒有做過臨床實驗驗證,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這類“未經驗證”的測溫槍生產企業的加入,加劇了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市場價格暴漲、質量參差不齊的“亂象”。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國內外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生產依舊被一些老牌生產企業壟斷。海外廠家主要有德國海曼、瑞士泰科電子、日本石冢、比利時邁來芯等;國內能夠提供熱電堆溫度傳感器的公司主要包括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燁映、煒盛電子、眾智、美思先端、森霸、恒邁巨集等。華虹集團、華潤微電子也為客戶代工熱電堆紅外傳感器。
作為測溫槍中的核心部件,目前市場上最缺乏的就是熱電堆紅外傳感器,需求的激增致使整個產業鏈產能緊張,現階段熱電堆紅外傳感器仍處于貨源缺乏的狀況。
三、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一)嚴把價格和質量關,穩定市場情緒??箵粢咔槭且豁棁覒鹇?,基于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測溫槍在此次防疫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為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生產企業需要在結合市場需求獲取合理利潤的同時,把好產品的出廠質量和供應價格,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抗疫工作和市場亂象整治工作做出貢獻。
(二)在加大產量的同時,做好抵御風險的準備。新冠疫情的終究會逐漸消退,隨著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生產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和產能的不斷提升,可以預期,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后,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市場將達到飽和,生產企業要做好應對形勢變化的準備,避免盲目擴產帶來的嚴重后果。
(三)積極開拓視野,尋找新的發展方向。熱電堆紅外傳感器在民用、工業和國防等眾多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新冠疫情只是暫時的,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生產企業應該不斷地調整思路,開拓視野,技術創新,在更廣闊的市場中尋找商機,保持可持續發展。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相關資訊
-
2009-09-06
化工行業部分產品面臨產能過剩隱患
-
2009-09-06
實行重點危險化學品購買實名登記制度
-
2009-09-06
鋼鐵、化工產業將帶動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
-
2009-09-06
六成接包業務來自香港 廣州綠色經濟逆市飄紅
-
2009-09-06
加蓬騷亂約200人被捕 22華僑乘軍機轉移
-
2009-09-07
德國化工協會:下半年需求將明顯復蘇
-
2009-09-07
于膠粘劑的丁苯類熱塑彈性體的展望
-
2009-09-08
亞洲苯乙烯一周市場行情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