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汽車廠商生產智能手機將在中國市場形成一種趨勢
汽車廠商生產智能手機的核心目標是什么?汽車廠商紛紛進軍智能手機市場,通過將智能手機與智能座艙系統無縫整合,塑造自己的生態系統,形成差異化用戶體驗。
隨著輔助駕駛能力的提升和駕駛行為的轉變,智能手機可幫助汽車廠商持續了解駕駛員需求的變化。
智能手機策略的成敗取決于車主使用設備的頻率。
汽車廠商必須探索合適的策略,鼓勵用戶嘗試新的智能手機與座艙互聯功能,進而提升整體的用戶體驗和品牌口碑。
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汽車廠商將面臨著老玩家競爭和成本控制的挑戰,但智能手機與汽車的整合將成為一種潮流并有望在全球市場得到推廣。
9月21日,蔚來在“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發布其首款NIO Phone,共有三款型號,價格介于6499元-7499元。近期,小鵬和理想汽車(與OPPO合作)等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正通過手機積極探尋并豐富汽車生態系統。
本文討論汽車廠商入局智能手機市場背后的邏輯、策略差異,以及評判汽車廠商的智能手機產品是否成功的標準。
通過智能手機建立新能源汽車智能生態圈
汽車廠商計劃通過智能手機塑造自有生態圈,以確保手機無縫銜接智能座艙系統,從而形成差異化用戶體驗。通過充分集成的數字生態,汽車廠商可更深入地了解用戶偏好,以滿足其汽車目標用戶的隱性但又至關重要的需求。
Canalys預計,到2023年,中國L2+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滲透率將達到4.7%。隨著中國面向L3及以上的高階ADAS規定逐步明確,2025年有望成為中國高階ADAS向上的轉折點,L3級滲透率有望達到4.6%。隨著汽車向更高級別的駕駛輔助水平發展,駕駛行為也會發生變化,汽車用戶將逐步產生新的場景體驗需求,這要求智能座艙的用戶體驗也必須與時俱進,以匹配不斷變化的用戶場景。在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中引入智能手機這一高頻接觸的設備,有助于汽車廠商了解駕駛員的復雜需求。當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和服務與座艙緊密相融時,用戶可在產品力和娛樂體驗受限時,解鎖新的智能生活體驗。
與推出車規新功能的高成本和研發時間相比,汽車廠商可以通過整合智能手機功能,通過座艙互聯集成、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和移動服務實現類似的用戶體驗,有效降低研發成本與試錯成本,以及縮短研發周期。
蔚來強調NIO Phone與其智艙的互聯能力
蔚來聲稱,其超過50%的客戶是蘋果的iPhone用戶。然而,在蘋果下一代CarPlay未取得顯著進展情況下。蔚來選擇依靠內部技術,展示其新的智能互聯功能。
蔚來強調NIO Phone與其汽車產品之間的互通性,提供了如智能汽車鑰匙等一系列的功能,在無需連接的情況下可實現遠程汽車控制和30余項功能。蔚來還為ES8引入了“行政中島”。手機放置在“行政中島后”,座艙即可啟用控制接口,融入車輛顯示屏和控制座艙的主要內置功能。凸顯了智能手機在蔚來智能座艙策略中的重要意義。
極星采用差異化的策略
作為競爭者,極星采取更為激進的智能手機策略,同時布局如智能手表等其他消費電子產品,這有望強化Polestar有意追求的時尚科技品牌特性。此外,極星在中國投放的所有車型和智能設備將采用基于“Flyme Auto Core開發的Polestar OS。然而,在其他海外市場銷售的汽車將可能采用谷歌的解決方案。這也反映了極星重點在中國培育強大的科技品牌形象的“中國優先”戰略。
決定汽車廠商智能手機策略成敗的因素
汽車廠商選擇生產智能手機的核心目標是提升自有品牌汽車的競爭力,同時增加汽車品牌的曝光。因此車主使用手機的頻次將成為判斷汽車廠商的智能手機策略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汽車廠商的智能手機,其基礎功能和性能必須與車主常用主力機相當。此外,設計感和UI需要與汽車廠商的品牌調性相符。
為了提高駕駛過程中的用戶的使用頻率,汽車廠商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識別智能手機可擴展至智能座艙的通用服務,例如通信(語音或視頻電話)、位置服務(路線規劃、停車)、社交媒體、內容流媒體播放。
打破系統間壁壘,實現設備間功能無縫切換。
有效利用智能座艙的傳感器和設備,實現便捷使用和提升用戶體驗。
考慮駕駛員的駕駛場景和路況,并提供直觀控制。
汽車廠商必須探索各種策略,鼓勵用戶嘗試智能手機與座艙融合后所帶來的新穎且能提升場景化體驗的功能,因為只有親自體驗才會發現兩者融合帶來的便利。如果這些功能成功取悅用戶,不僅能提升座艙的整體用戶體驗,還能為智能手機和汽車形成良好的口碑,快速增加汽車廠商的品牌曝光。
汽車廠商生產智能手機挑戰
入局智能手機業務意味著汽車廠商必須直面蘋果、華為和其他既有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激烈,汽車廠商需以標新立異的優勢突出重圍,即使只是為了贏得汽車廠商目標用戶的選擇。智能手機和汽車的銷量最初將呈現出不同的訂單規模,因此合理的成本控制將是一大挑戰。然而,隨著消費者的移動生活高度融入汽車體驗,智能手機與汽車相融所產生的以生態體驗為驅導功能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汽車廠商生產智能手機將在中國市場形成一種趨勢,如果成功,將拓展至全球市場。
相關資訊
-
2015-07-10
過濾藍光效果最好 保護眼睛的屏幕保護膜
-
2019-10-31
PE保護膜的優點及應用
-
2019-10-23
保護膜基板設計技術
-
2019-09-23
PET保護膜的特性和用途
-
2019-07-10
如何檢測保護膜的質量?
-
2018-11-16
選擇PE保護膜的技巧
-
2016-08-10
當升科技(300073) 啟動當升二期工程第二階段建設
-
2016-08-11
科思創引領80歲聚氨酯玩轉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