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手機玻璃殼內表面的5G手機天線解決方案
5G時代加速到來了
5G的商用越來越近了,去年6月,在上海舉辦的“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三大運營商亮出了時間表:計劃到2020年實現5G網絡正式商用?,F在看來由于貿易戰的逼迫,可能還會更快。本年6月6日國家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牌照,隨后中國移動在其5G+發布會上做了首批萬臺左右終端的交付,包括 HUAWEI,OPPO,VIVO,中興等廠家產品。
5G手機里的多天線系統
目前智能機中的天線單元個數數量不一定,大部分2~5個。而5G系統的天線技術涉及到諸如多波束、波束成形、有源天線陣、Massive MIMO等先進技術。其典型外在特征是實體天線單元個數的膨脹。 基本數量如果包括其它功能天線(Wifi, 藍牙等)將不會低于8個(如下圖)。
5G手機內留給天線的空間越來越少
手機終端追求輕薄地外形和5G終端天線單元數量的增加,給天線的相對空間越來越少。此外華為,VIVO, OPPO, 中興,銳拓,三星等都有發布雙面屏的手機型號。
雙面屏是深受用戶喜愛的先進技術,能夠在基本不該變終端體積和重量的情況下提供大于傳統智能機一倍的顯示面積。但是5G手機雙面屏會壓縮機內天線安置空間, 當雙面屏技術廣泛用于5G手機終端時還有多少空間能夠安置越來越多的天線單元呢?
業界解決5G天線實現一個普遍的關注點就是在手機的金屬中框。為了在中框上做出足夠多數量的天線單元,不得不對中框進行分割。顯然這種方法無論從結構強度, 天線單元的工藝實現方面都有他的局限性。
5G天線可以在玻璃背殼內表面實現
樣品由深圳微航磁電技術公司制作
微航公司針對5G天線在終端手機中設計提出在玻璃后蓋內表面實現天線系統單元的創新技術(上圖)。這是針對5G 手機采用的天線技術,手機天線分布于玻璃后蓋內側,如采用4x4 MIMO的載波聚合演示,其速率高達1.2Gbps,8x8 MIMO,速率2Gbps以上;
后蓋天線分布在后蓋玻璃內側,與機身內部電路,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耦合。其天線導電圖案是通過激光工藝后形成的3D構型,沒有應力,天線輻射也呈3構型。后蓋天線采用的是銅鎳金三元體系(Cu、Ni、Au);
該方案另外一個優勢就是采用了“曲面顯示屏+3D后蓋玻璃”即前后都是3D玻璃結構的手機,中間金屬框架變得很窄。這樣機身側面玻璃上,尤其是后蓋玻璃側面更適合布局天線,而不必切割金屬中框來做天線了,工藝工序更加簡捷。
玻璃殼內表面天線特點是:
運用后蓋板提供的廣泛空間,不受金屬中框外沿的限制;
導電圖案與玻璃油墨層之間沒有膠水和溶劑層,因此不擔心玻璃外側有背影;
天線圖案與機身內部電路通過有線和無線耦合;
工藝將比分割金屬中框的方法更簡捷可靠;
特別適合sub-6GHz 的5G終端應用。
總結
5G手機天線必須要和系統、工藝一起設計而不是單獨設計。甚至可以說天線有可能會成為5G手機的一個瓶頸,如果不突破這一瓶頸,系統上的信號處理都無法實現,所以天線已經成為5G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天線不只是一個輻射器,它有濾波特性、放大作用、抑制干擾信號,它不需要能量來實現增益,因此天線不再僅僅是一個器件。
大家都說5G時代具有大量的應用終端,而天線又是每一終端設備或模塊必不可少的存在。如果你在考慮這方面的設計,不妨一塊討論看看哪種5G的天線方案更適合你。
材料產業迎來了5G新時代,在應用端手機、基站、物聯網、汽車等硬件載體都將對5G新材料有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歡迎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艾邦5G材料交流群進行交流,共謀發展進步!
文章來源:52RD,sii2008專欄
相關資訊
-
2009-09-10
國慶期間進京車輛采取臨時管制
-
2009-09-22
乙烯開工負荷回升 下游需求仍處低位
-
2009-09-23
亞洲市場醇類行情
-
2009-10-26
廣州回應"政府預算未列公費出國"
-
2009-10-29
美國成功發射"戰神I-X"運載火箭
-
2009-11-03
膠帶行業推新型環保膠帶
-
2009-11-05
中國需要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嗎?-姚景源
-
2009-12-29
北冰洋油氣資源引發沿岸各國能源爭奪升級